首頁>檢索頁>當前

北京化工大學,我的第二個家

發(fā)布時間:2024-08-13 作者:楚夫[埃塞俄比亞]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神州學人》

我來自埃塞俄比亞,有幸在中國擁有了第二個家。2006年7月,在埃塞俄比亞吉馬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后,我希望找到一份大學研究生助教的工作,但這并非易事。幸運的是,在經過三次嘗試之后,我于2006年底得到了一份在阿爾巴明奇大學(AMU,埃塞俄比亞最大的大學之一)的工作。我非常高興能在這里開啟我的職業(yè)生涯。作為研究生助教,我在AMU工作了一年半的時間,隨后于2008年1月進入哈勒馬雅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10年1月完成碩士學業(yè)后,我返回AMU繼續(xù)我的講師生涯。出于對到海外深造攻讀博士學位的濃厚興趣,我曾多次嘗試申請國外大學的獎學金,但均未成功。直到有一天——我稱之為“幸運日”,在亞的斯亞貝巴的中國駐埃塞俄比亞使館向我任職的大學發(fā)來有關中國政府獎學金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AMU要從全校教職員工中選拔一名候選人。隨后,全校各級教職員工展開了激烈競爭。最終,我在各級選拔中脫穎而出,贏得了中國政府獎學金和這次前往中國學習的寶貴機會,這一機遇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image.png

作者在實驗室做研究

2012年8月28日,我滿懷雄心壯志,登上了人生中的首次國際航班,從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飛往中國首都北京。當我抵達北京化工大學時,宿舍管理員的熱情好客讓我深受感動,他是我在西門宿舍遇到的第一個人。我一直記得我曾經住過的401室,我在那間宿舍度過了三年時光,并在那里給自己起了中文名字“楚夫”。初來北京化工大學的我大約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才逐漸適應中餐。在那一個月里,我每天的食物就是食堂里的白菜和米飯。

在我前往國際處注冊時,思鄉(xiāng)之情暫時被拋諸腦后,因為我遇到了一群特別關心學生的老師,尤其是笑容滿面、熱情周到并提供耐心指導的趙老師。另外,孫老師也總是在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我特別感謝國際處(后來的國際教育學院)的老師給予我的所有支持與關懷,他們真的非常好。學習期間,我有幸擔任留學生博士生班的班長,并榮獲“十佳國際學生獎”。同時,我還擔任了中國埃塞俄比亞學生協(xié)會會長。在中國的留學經歷以及我之前在自己國家的一所大學任職的經驗,為我后來出任沃爾萊塔·索多大學學術事務副校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我的學術生涯中,我有幸得到一位導師,或者稱他為我的學術之父——資深教授李秀金的耐心指導。我所取得的成就也與袁老師、鄒老師、劉老師等其他北京化工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的培養(yǎng)密不可分。我們的研究團隊重點關注生物質轉化為生物能源(沼氣)。團隊成員既友好團結又勤奮努力,他們甚至教會了我熟練地聽說中文。順便提一下,我特別喜歡中國的工作氛圍,因為每個人都在努力工作。

2015年6月,我順利完成博士學業(yè),但由于我對北京化工大學——我的第二個家,以及對中國深深的熱愛,離開并不容易。即便如此,我還是在2015年7月回到了我的祖國埃塞俄比亞。我要感謝我的導師李秀金教授,他幫助我獲得了博士后研究的機會。幾個月后,我再次回到北京化工大學開始博士后項目。隨著在中國停留的時間越來越久,我感覺自己漸漸融入了中國文化。在北京化工大學攻讀博士和做博士后研究期間,我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Energy&Fuel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nergy、Applied Energy、Waste Management、Fuels等國際權威(SCI)期刊上發(fā)表了超過45篇不同類型的研究論文。這些成果得益于在中國學習的經驗,回國后我仍舊繼續(xù)著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

如今,我可以說是“北京化工大學在埃塞俄比亞乃至周邊地區(qū)的形象大使”,我與北京化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緊密聯(lián)絡,成功促成了埃塞俄比亞部分高校與北京化工大學之間的國際合作。

關于我的個人生活,我與美麗的伍迪內什·比拉莫(Wudinesh Biramo)結為連理,我們育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梅茜和埃弗拉塔(Mercy and Efrata)和一個兒子——馬拉納塔(Maranatha)。他們是上天給我的恩賜。我們都熱切期盼有機會能全家訪問中國。

由于我在北京化工大學的學習經歷以及從老師和同事那里學到的知識,我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博士畢業(yè)后,我很快獲得了美國政府的“非洲青年領袖計劃”(YALI)的資助,得到了公共管理方面的強化訓練,提升了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這個項目還讓我有機會見到了美國時任總統(tǒng)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

此外,我在北京化工大學課題組獲得的研究和項目寫作經驗幫助我贏得了5個國際合作和伙伴關系項目。

2022年6月,當時就職的阿爾巴明奇大學將我晉升為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副教授。后來,我還獲得了更好的發(fā)展機會,擔任埃塞俄比亞頂尖大學之一的沃爾萊塔·索多大學的學術副校長,這些榮譽得益于我在北京化工大學的學習和成長經歷。

我真的很想念中國和北京化工大學,感謝中國,感謝北京化工大學——我的母校,祝母校發(fā)展越來越好。(作者 楚夫[埃塞俄比亞]于2015年獲得北京化工大學博士學位,指導老師:魏曉丹、趙健雅、李齊方)

來源:《神州學人》(2024年第8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